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关于《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模型的解读及应用实践案例分享》讲座学习心得


  思政教学部 赵青

  为了适应疫情期间的居家办公模式,学院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和学习平台。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的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高质量上好自己的课程。然而高质量的标准到底何在,这也是我们值得经常探究的一个问题。

  3月27日下午,在全国高校教师培训的网络直播课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婷婷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以“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模型的解读及应用实践案例分享”为主题,为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个人聆听了将近两个半小时,感触颇深。

  赵教授从教学质量评价入题,认为教学质量评价应该是学生成果评价的核心问题,她结合我们当前的教学评估模式揭示了当前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一,当前的教学评价到底是应该侧重制度和管理的过程评价,还是应该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学到了什么的评价?第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主要是基于课程的评价,可比性差、考试的难度、侧重点因老师课程质量等而差异较大?第三,对学生成果的评价过于侧重知识评价而非能力评价,反映的更多是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第四,我们当前的教学评价更多是教学管理质量,而非真正的教学效果。

  把脉我们教学评价中的几个问题后,赵教授逐条分析,理论结合案例,首先为我们明确了什么叫“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它有哪些分类。然后从学习投入评价、学习满意度评价、学习行为检测、大学生思维能力测试等五个方面为我们阐释了大学教育我们到底应该从哪些方向来检测教学的质量。整场讲座赵教授立于精准的数据研究,对比中国和美国教育教学过程评价机制存在的异同,为我们展开了详尽的阐述。

  从赵教授的讲授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评价大学生学习成果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的知识构成和能力提升的幅度以及性格完善的程度,它具有全面性。从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方面来讲,我们不仅要研究学生个体投入学习的行为,而且对于学生合作性学习,讨论式学习的模式也应该得以关注和探讨,在对教师的体验方面,也有多种形式可以借鉴,比如说沙龙学习会,学生与老师以一种更轻松,相对自由的形式进行问题的探讨,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可以打破学生的专业限制,有利于多种学科的融合,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结构。除此之外,对于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分析把握,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构成,掌握学生的思维状态,从而展开适合的教学手段,而不是用一种教学手段实施于一到四年级的学生,这样容易让高年级学生滋生学习上的怠慢态度。总之,根据不同的学段,学业挑战度,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指导等方面应进一步加强。

  总之,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研究可以让我们更精准的开展教学活动,把握提高教学质量的精准方向,让学生真正实现“学有所获”。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