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质量革命背景下的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实践与应用”学习心得


  基础部 韩春荣

  近期,个人聆听了“质量革命背景下的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实践与应用”课程,湖南农业大学郭丽君老师基于美国和中国的高等教育都亟需改革的现实需求,先后讲述了中美两国的大学教育现状。

  虽然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使它的大学教育普及化程度高达50%以上,但其质量发展却并未产生同步效果,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知半解,普遍呈现出逻辑思维缺乏的现象。因此,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急需改革。中国从1999年开始扩招政策之后,于2012年也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沿袭既往的评估范式,坚持用一把尺子作为衡量标准地话,显然这是无法客观地反映其高等教育效果。

  接下来,鉴于美国专家学者提出一些高等教育评估和测量模型,郭老师取其精华,将多位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自己课题的问卷设计,从个人因素、学校环境和家庭背景三个维度对湖南省所有在读本科生进行大面积的调查研究、分层抽样,以期获得一些能够提升湖南省、甚至全中国的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的策略以及能够对大学生发展成果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

  在此,我们将基于该课题的研究结果来谈谈它对我们产生的启示。基于对相关数据表格的分析,课题组提出一定要借助增进大学生就读经验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建议。第一,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这不仅将为我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开辟一种新的发展路径,同时也将在教学具体情境中为教师构建一种新的角色认同,为学生的学习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范式,从而让师生都能从中获益。第二,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正如美国学者弗雷泽所言:“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是指学生的发展质量,即学生在整个学习历程中所学的“东西”(所知、所能做的及其态度)。第三,该实证研究证明学生课外活动的丰富程度与同辈交流存在很高的相关性,课余活动是大学生人际互动关系的一种较为正式的实现形式,而它的一部分作用来源于同伴文化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第四,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发展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但研究发现,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比较欠缺,交往形式也比较单一,多数局限于对课堂知识的沟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增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尤其是在学生的职业发展方面可以予以正向全面的指导。第五,构建服务化的学生管理内容体系。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主要基于以教学、科研为主的学术事务和以学生培养和发展的学生事务。学校在制定相关学生管理政策方面,一定要讲究服务的方式和方法,润物细无声,于无形中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第六,建立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一方面,设立一系列课内和课外的教学和学术活动以及科研实践活动,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索性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抛弃一些传统的割裂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模式,使学生的课堂学习环境和课余生活环境协调一致,在校园环境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

  另外,该课题还针对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提出了不同的提升教育质量的方法。作为教学型大学,我们应该从该课题中借鉴其提出的切实可行的策略。第一,明确学校定位,注重内涵发展。第二,关注学生群体,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比如我校的办学定位就比较准确,一开始就决定了我校主要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第三,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构建学生成长的有益环境。有益环境的构建除了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包涵了对教师这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的建设,唯有这样,才能构建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