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张静
近日,我观看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学院史静寰教授直播讲座,这次网络远程研修课程的学习,给我们提供一个新式的学习平台。史教授对于大学教育质量观的新视角和加强生师互动的举措方面使我受益匪浅,这一场对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的讲座不仅在理论上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洗礼,同时通过理论学习和同事们的探讨、交流、思维交换以及对自己再教育过程中的反思,也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自己努力的方向。
史教授对于评价大学教育的质量观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视角。在传统的质量观中,我们更加注重学校的经费、硬件设备、办学条件等资源观、毕业生和科研论文成果的产出观、优秀学生和学术大师等水平与声望观,然而史教授所提出的新视角包括大学教育使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在校期间收获和为学生就业生涯发展带来的影响等。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角色定位,突出“学”(学生,学习)为中心核心理念,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教师教育教学与学生之间真正的关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教师胜任这一新角色的重要前提,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尊重学生人格。我认真学习专家在讲座中的每一句话,思考着每一个观点。从学习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欲设与生成等之间的关系。
在师生互动方面,史教授通过数据分析得知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是影响学习投入和结果的重要因素,师生互动水平越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越高,高阶学习行为就越突出。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因此做反思型教师,养成反思习惯,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实践对理论、经验的检验,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这次远程网络研修学习,使我将坚持个人研修作为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努力做到从实践困惑出发,力求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好课堂教学的艺术,使本来枯燥的学习、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这是对自己教育思想的洗礼和升华,也是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升。学无止境,不断进取,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