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动漫学院 张秦苗
关于大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体系论述我是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婷婷老师的网络课程直播课程中有幸学到的。在学习之前对于大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界定并没有那么专业和清晰。
之前个人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总以为成绩既可以清晰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又能够直接的表现出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自从学习了赵老师的讲解之后,让我的思维有了质的飞跃。在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我们更多的需要各种测试的结合。在测试的形式发生变化是极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是单独属性的个体,没有一个测试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所有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在面对测试形式的变化时,应作出客观理性的分析。赵老师讲到,就测试形式而言,测试形式是外显的形式,也是我们在学校常见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测试主体,题目形式,考试形式以及分数报告等。赵老师还讲,测试形式是由测试目的,测试内容等决定的,好的测试设计一定是目的、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
作为老师在评价学生优秀与否的时候,可以分为两种评价类型。其实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在潜意识的驱动下进行着间接评价和直接评价。只是没有功夫也没有意识去整理和分析大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在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间接评价主要是依靠学生自我报告进行评价,主要应对学生的学习感受,学习投入,学习行为以及学生对学习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的评价。这类评价行为,数据比较容易获得,相对来说基本不需要费用,而且评价较为全面。但是也有一定的缺陷就是容易产生主观因素的影响。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参考间接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并给予合理客观准确的成绩。
在对学生进行直接评价的时候我们大多数时候依靠的是学生成绩。而直接评价中依靠标准化的测量或者大数据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主要用于学生学习行为监控和能力等方面的素质。面对这类评价一般都是比较精准的,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感受应该也要做到去调研,去分析,让学生如何喜欢上课,并得到理想的成绩。这也是将教师自己课程进行优质化升级的主要手段。还有一种评价的主要分类就是依据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评价,面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对课程的热情程度以及对作业的积极程度来评价他的学习行为,进而来对学习成绩进行整体评价。
本次课程学习对我的影响是极大的,让我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停留在成绩的表层,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行为的分析以及各种因素对其学习成果产生的影响。做到公正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