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细化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内容——《质量革命背景下的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实践与应用》系列讲座学习心得


  基础部 崇宁

  近日,我学习了全国高校教师网络中心的《质量革命背景下的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实践与应用》系列在线培训课程,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婷婷老师的讲座«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模型解读及应用实践案例分享»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她主要向我们讲解了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主要内容、方法及相关案例,其中的第五方面是有关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测试及案例。

  在回顾了思维能力测试在美国的发展之后,赵老师向我们讲解了什么是思维,即:思维是上位概念,指人脑对信息的操作,心理学家库恩认为,思维的本质是认知过程;思维有不同类型,如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结构思维等,心理学家加洛蒂认为,“不同类型的思维是不同认知过程的组合”,可以把认知过程看成是构成思维的元素,同一类型的思维在构成元素上大致相同或相近;批判性思维、分析型思维、反省思维等提法实际上是侧重不同,即组成这些思维的认知过程存在差异。

  她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较多的运用56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指导教学,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却存在以下问题:1)理论基础薄弱,深深地打上了行为主义的烙印。随着认知心理学对学习行为的探索和加深,56版分类学的理论基础显得过于简单和薄弱;2)“知识”的分类问题。对知识这一大类划分过于笼统和模糊。不能区分知识和能力的心理实质;3)结构问题。能力层次的累积性结构太过简单,不能简单地说某一行为比另一行为的复杂程度底;4)教学实践问题。56版可以很好地指导教育评价,但在指导教学和学习方面显得比较受限。有些时候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出这些行为,反而使得教学活动僵化训练的意味更浓。鉴于此,教育学家安德森、克拉克沃尔、测验评价专家阿莱萨、教育心理学家梅耶对其进行修订,提出了01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仍然遵循泰勒对“教育目标”的看法,同时依据认知心理学最新成果,将教育目标分为两个维度:“知识”和“认知过程”。“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过程”包括: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据此,教师可以把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测验放入该分类表格中,进而确定这些活动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认知过程”目标,进而使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测验的设置更加精确、可控。赵老师还进一步给我们讲解了他的研究团队基于此进行的更深入的研究,使得我们更加明确如何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进行测量。

  赵老师的分享使我很受启发,在未来的教学中,都要依照01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精心思考和设计教学目标,并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进行测量,从而发现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从根本上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做到细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