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良好的学习成果离不开有益的学风”——《杏坛大讲堂》学习心得


  艺术设计学院 范姚海子

  2020年3月28日,在学校的组织下我院的全体教师参加了“杏坛大讲堂——质量革命背景下的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实践与应用”专题研修班活动。此次专题研修活动共四期,我所参与的是第三期培训,由重庆邮电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杨德山老师主讲。报告的主题为《质量革命背景下基于CCSS的学风评价与建设的实践探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CCSS。CCSS是一项全国性大学生学情调查。该项目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史静寰教授主持,在来自教育研究院、经管学院、社会学院等多个院系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形成了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的科学有效的研究工具。为此诚挚邀请国内各高校参与CCSS项目,一起合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改善而努力。CCSS项目作为自下而上、由内向外的大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项目,正逐渐成为从高等教育外部问责转到内部质量保障的重要桥梁,成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组成部分。

  清华大学副校长、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曾提出“学风就是教育质量”。从教育规律的要求我们得出:学风影响学习效果,学风就是教育的质量,学风评价为提升学习效果提供途径。学风建设的主题既包含学习者群体,同时也包含为学习者提供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群体。高校任课教师、学生工作系统、行政管理人员都不仅从学理上对学风问题进行研究,更应用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促进学风建设。

  在对学风及学习成果评价分析中杨德山老师用了大量CCSS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以及案例对比的方式让高校教师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高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例如对于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研究,杨老师用三个实际案例与985、211等院校的数据作出比对。得出结论课堂学习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包含主观因素(学习目标、专业忠诚度、自律性、健康问题、替代性学习)教师因素(知识更新、教材、授课方式、精神状态、课堂管理)以及环境因素(辅导员管理、考试难度、监考、学术氛围、班风室风)以上多方面因素决定影响,从而使教师意识到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从自身优化开始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投入度。

  其次,杨老师还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大一学生课外学习时间投入低的现象突出。我想这与我国教育体系以及家长潜移默化的按时有很大的关系。我国教育现状是学生普遍在高三那一年达到自己学习的峰值,中国大学严进松出的特点存在已久,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家长也会说考上大学就轻松了等等言语。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就是考上大学万事大吉,在大一这一懵懂时期不重视课程以及课外学习。使得大部分学生在参与四六级或其他社会证书考试都是从大二考试意识到并投入备考的,造成了时间上的拖延以及浪费。这类的数据分析以及调查结果明确了高校教师工作的关注点,帮助高校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杨老师在此次课程中总结到,当学生学风或学业出现问题时,任课教师往往会责怪学工系统没有把学生管好,辅导员则会抱怨任课教师没有把学生教好。当双方争执不下时,则一致转向学生,指责他们不努力学习。而长此以往学生便逐渐远离我们。学风是一个宏大的主题,学风的影响因素众多、作用机制复杂。良好的学习成果离不开有益的学风。优良学风的建设更离不开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努力!

  参加完这次培训后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梳理了高校教育质量与学风建设直接的关系,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会从自身出发,不断提高、保持学习、关注CCSS的调研结果,为建设更加全面有效的教育环境努力。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