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教学成果凝练与成果奖申报》学习心得


  商学院 田宁

  4月22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西北联盟举办的在线名师报告会,聆听了西安交通大学冯博琴教授题为《教学成果凝练与成果奖申报》的报告。报告分为四部分:2018国奖关注点、凝练成果难点、展现成果亮点和结语。其中,我印象最深、收获最多的是第二部分内容。冯教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贯穿申报教学成果奖过程中的6个难点,并提出了处理的思路。

  第一个难点,什么样的工作有可能报成果?成果有何特点?冯教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讲解了工作≠成绩,成绩≠成果,成果是可以复制的,具有啃硬骨头,突破难点,好听故事,取得经验;研究分析,有些创新,效果明显,传播示范的特点。

  第二个难点,许多小成果,怎么聚在一起报?虽是一项大改革,但创新点不够咋办?对此,冯教授提出有一种做法,可以参考:第一步,列出你自己的所有好东西,第二步,列出本成果欲解决的校内外所有问题,第三步,以问题为主对以上两个表做一关联,第四步,考察每一个关联可以从中选取成果的素材,最后一步,对这些素材再凝练,说圆一个故事,给一合适帽子。

  第三个难点:总结不到位,就几句话翻来覆去,口号多,没自己的话。针对这个难点,冯教授强调一定要想明白三件事,反复沉淀,把最关键的事情写出来。第一件事,成果是什么?成果一定是问题导向的,所以一定要写清楚成果解决了什么问题,让成果落地有声;第二件事,成果物是什么?也就是写清楚拿什么来佐证成果、成果含金量几何等;第三件事,创新点是什么?也就是说凭啥申报成果奖?一定要拿出圈内认可的相对量,要言之有物。要明白“创新点”不是创新点,或者冠以“创新……”或“方法创新”、“理念创新”等作为标题,均不可取。

  第四个难点,成果名字起不好。针对成果名字怎么起,冯教授指出成果名字各关键字内涵要清晰,既概括成果的内容又突出亮点,成果名字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两句话,前句是“天”,要有一定的高度,后句是“地”,要落脚到内容。

  第五个难点,效果说不清楚、不给力。冯教授指出效果分为本校使用情况与校外应用效果。本校使用情况,“教学效果论英雄”,学生的优秀表现就很给力;校外应用效果主要指校外推广应用(如教材印量和使用学校)、主持会议、主题报告、发言、交流、论文、MOOC课报名人数、网站访问量等。申报人要认真填写“应用情况”,首先要提供事实来强力支持结论,其次对效果表述的一定是客观的,如用数字说话、有参考系对照等,所以申报人平时一定要注意收集、保留、整理各种资料。

  第六个难点,哪些做成附件?冯教授说,附件不是越多越好,附件主要是佐证正文中的内容,附件要有目录、自成体系,要分模块、有可读性,要有可信度并且充分。

  冯教授的报告满满的全是干货,是一个老教授、教学名师、老前辈多年心血的总结,他所讲的都是我们所关注的,也全部都是落地有声、言之有物,没有一点大话空话,分析问题一针见血,整场报告让人意犹未尽。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