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更新教育观念 培育时代新人——“深化教学改革 强化课程思政”主题讲座学习心得


  基础部 崇宁

  5月8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西北大学赖绍聪教授的 “深化教学改革 强化课程思政”主题讲座,赖教授在回顾了教育理念经历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之后,重点向我们阐释了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强化课程思政,使我深受启发。

  赖教授说传统教育理念重视人的自然性,认为天理是什么,自然是什么,人就应该是什么,其特点是强调教育的“培养”作用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古代人性论教育学说就是这种教育理论的典型代表。而按照当代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教育教学过程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育教学的目标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知识传授是手段和过程,通过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说,教育教学应该聚焦知识、能力、情感三大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知识的学习,构建起在学生自己头脑中关于知识的意义,并成为学生自己的,能够被学生领过运用的,能够为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论点时提供论据的有效知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思想;(3)情感目标: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润物无声,促进学生确立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教”的条件简单,结果直接而显见,“育”的条件复杂,结果漫长而隐现。

  赖教授进而讲到,课程思政的核心就是将“教”和“育”有机统一,通过深化改革,合理选择、精心凝练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践行课程与人功能,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融合,形成有意义的人。他说,我国传统的专业课程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制约了专业课程教学中“育”的深化和价值观教育的融入。当前高校教育中占据主体学时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育”的功能和价值观教育的融入,不利于“育”的深化,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价值观引领所带来的新挑战。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深化改革,强化“育”的功能(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必须从理念、理论、方法上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赖教授强调说,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深刻地意识到:教师是仅次于学生父母,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应如同父母对子女,不图回报,不辞劳苦。教师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等,将潜移默化,深远地影响着学生未来。每一个教师无论从事思政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理应成为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者。这就要求:首先,教师具备一定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超越知识的符号表层进入意义领域,能够挖掘对学生具有思想启迪,行为导向和心灵震撼的价值因素,能够发现学生生活中的价值冲突与危机,能够结合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中的价值因素有积极的体验和敏锐的感悟,并以自己的智慧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在专业知识讲授时,要强化“思想方法”的渗透,渗透认识自然,理解社会的正确路径。其次,教师应致力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也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和建立,就会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重要的教学变量。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的进程和结果将产生重要影响。一种温暖,有人情味,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也更容易接受来自老师的价值引导。最后,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及课堂文化氛围。校园及课堂文化将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价值观取向,应着力建设优良健康的大学文化,积极营造传递正确价值观的课堂文化氛围。

  赖教授最后总结说,高校教师要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的策略;强化课程思政,践行“育”的功能,实现“教”与“育”的统一。我想,作为一位高校教师,无论我们教授什么课程,我们都应认真思考如何更新教育观念,培育时代新人。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